- 相关推荐
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调查报告1
这次社会实践的时间为七天,参加队员有六名。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们主要开展了四项较大的活动,下面我就简要的进行一下汇报。
一、“放飞孩子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我主持的专题叫“美丽照片,精彩北京”,做这个活动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给没到过北京的山村孩子们一个感性的认识,那些照片都是我去下乡之前亲自到北京各大景点拍摄的(包括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故宫、新华门、中央电视塔、中华世纪坛、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我的这个专题在班会上是第一部分。当我给孩子们一张张地做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那种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的打动着我、震撼着我,勤奋、刻苦、努力、上进是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的,从他们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里,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们一起的几个小时里,我过得快乐而充实,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当学生代表给我们佩带红领巾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激动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带红领巾的时候差;当孩子们用洪亮的声音唱着《好一朵茉莉花》时,我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一种冲动。我的眼睛开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们感动了,被他们的纯真、活泼、朴实感动了。
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从绝望中寻找希望”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让我感觉到我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这次活动能增强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那我们的这个活动就算是成功了!
我们的这次活动得到了当地领导、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其实我们的活动时间是有所改变的,不是严格按照计划的。计划是到达的第二天开展这个主题班会的,但我们到达的那天已经是晚上六点了,食宿问题还没有安排妥当,所以第二天开展活动的条件根本不具备,我们就马上开会,一致通过决定第三天再做。实际证明,我们的调整很正确,主题班会因为准备的充分,所以开的很成功。这也告诉了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计划是很必要的。
二、走访农民,寻找科技带头人。
为了尽快了解旧堡村,我们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干部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的地点就在村委会,形式很简单,但内容却很充实。
村干部介绍说:“旧堡村共一万三千亩耕地,二十六眼机井,平均三、四亩地就有一眼井,不算缺水。种植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其他还种一些蔬菜,象豆角,西红柿什么的。养殖业也不算发达,正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什么规模,主要品种比较单一,就猪、牛、鸡等传统品种,特种养殖还没有。”
我是农大东区学机械的学生,这次下乡的目的有一个就是调查一下农业机械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和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机械。但当我问到这个问题时,村干部很干脆的回答:“我们村根本不存在农业机械化,一切农活全部由农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东西,不存在什么机械化。”当时我真的很惊讶,问他们为什么不用一些机械代替人来做这些重复性很强有很繁重的工作时,他们是这样回答的:“如果都机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了?”我想农民他们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许他们就是这么认识的,我们的任务是来调查的,在短短的几天里,我们不可能改变他们的`思想,就没有在往下追问。
于是我就转换话题,说:“在现在的这种耕作过程中,有没有哪种工作是农民认为比较繁重的,希望由机械代替的?”村干部想了想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玉米杆被收割后,剩余的部分,一部分在地里,一部分在地上,农民处理起来比较费劲,现在全凭农民用锄头一棵一棵的往出挖,又费时又费力。希望能有一种机器代劳。”我个人认为,市场上应当有这种机器,只不过当地的信息不是很丰富。打算回来在网上或者从别的渠道帮农民们找找,如果真的没有的卖,那下次学校再举办创新大赛,我就做这个机器了。
其他的队员也就他们自己的专业问了些问题,例如,学法律的就比较关心农业的法规政策等问题,像税费改革什么的;学化肥的就问的是作物的一些疾病。在他们问的时候,我就仔细地听,然后认真地作笔记,我想虽然这些跟我的专业不相关,但是多知道一些总没有坏处。
座谈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我们对旧堡的总体情况有了个整体的认识,但光听村干部讲,是绝对不能完全了解的,所以我们决定下午亲自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一家养羊的专业户,它是全村开始养羊较早的一家,直到今年已经5年了。我们去的那天是下午,正好他丈夫赶着羊群去放羊了,家中只有女主人和3岁的小女儿在,15岁的大女儿今年开学上初二,放假去学校补课了。
她家养羊的数目是全村最多的,现在有70只大羊,30只小羊,最多的时候有140只呢;总共有8亩半地,除了七分种的是胡萝卜,其余种的都是玉米,每年收获的胡萝卜和玉米都用来喂羊,但据她所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量的放牧。虽然国家现在正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明令禁止放牧,但如果不放牧,只让羊吃饲料是根本吃不起的,起早贪黑的干上一年,说不定还会赔上一、两千呢,所以他们不得不偷着放。
她家有一只母羊的肚子右侧偏下的地方有一软的疙瘩,是去年冬天发现的,请兽医来看过,做过一次手术,打开后疙瘩里边是小肠,没敢动,又给缝上了。其间,这只母羊还生育了小羊,这个疙瘩也没有遗传给小羊,小羊现在很健康。为了赶在他们放羊之前看到那只母羊,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对他们家进行了回访,并给那只羊拍了照,打算回来向学校的有关专家教授请教一下。
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制定了十六字的访问过程,即“赠送资料、说明来意、了解情况、记录问题”。有了明确的过程,我们访问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接下来,我们又走访了另一家以养羊为主业的养殖户,与上一家相比显得正规了许多,有专门的羊舍,而不是简单的羊圈,羊的品种也很统一——小尾寒羊。
他家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规模,是因为他贷了20万元的款,也是全村一次性贷款贷的最多的。当我们问起对贷款风险的看法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只要你把所贷的款都投到项目上去,然后一心一意的去干,一般是不会赔的,就是赔了,像你建的羊舍,买的羊,也足够还贷款的,其实风险是很小的,重要的是你认真去对待。”他还很诚实的告诉我们,在贷款方面,除了要把项目计划认认真真做好,凭关系,找路子,也是很重要的。
在养羊的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一是饲料的贮藏,今年他花了9000元建了一个贮藏饲料的大坑,但是到现在一直不敢用,因为还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如果这贮藏大坑设计的不合适,贮藏的饲料到冬天就会腐烂,贮藏的饲料腐烂了是一笔不小的损失,羊又不能不喂,还要去买饲料,这时的饲料是很贵的,所以里外里就亏了许多,所以一直不敢投入使用;二是农民或者说是养殖户急需贮存青杆和黄杆所能获得的营养价值的具体数据表,要是有了这样的表,农民就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青贮还是黄贮了,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市场上没有一种可以专门用来喂养羊的饲料,要是有这么一种羊饲料,农民们也就不用贮存饲料了;四是农民已经有了作胚胎移植的愿望,但苦于没有技术,如果有哪位教授有研究这方面的可以与他们合作,他们愿意提供羊等基本材料,实验成功后的具体事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商量。其实,这个农民的这种思想已经是“公司+农户”的最新的经营模式的雏形了。看来,有些农民的思想已经很先进了。就这样,那天我们走访了3家,在后来的几天里,我们又走访了13家,这次共走访了16家。收获真的不小,常常被有思想、有远见、有决策的农民所感动,更被他们的勤劳、朴实的品质所折服。
三、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旧堡农业科技服务站”,与当地进行长期合作。
建立这个服务站的目的或者说是初衷就是使我们农大的学生与农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在我们的学习当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侧重,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这样,我们学习起来就更有动力了;
同时,农民也能得到真正的实惠,首先,我们所提供的资料、信息都是免费的,没有经济利益在其中,也就不存在什么欺骗,不像有些种子公司卖假种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却不顾辛苦一年而颗粒无收的农民,我们不会;其次,是长期合作,农民可以随时把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通过服务站告诉我们,要是我们能解决、有把握的东西,会毫无保留的告诉农民,如果我们解决不了,或者把握不大,我们也会负责的告诉农民,让他们先等等,我们会替他们去请教学校里专家、教授们。
毕竟,我们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最棒的农业大学,拥有农业方面的权威人士,相信他们也肯定愿意帮助农民的。我们愿意起一个桥梁作用,一个窗口作用,让农民和教授见上面、说上话。我们的教授们也许会从这些问题当中,得到些灵感,说不定有更多的新科技成果诞生呢!学生、农民、教授三方面都受益的一件事情通过建立一个农业科技服务站就能实现,而受益多少就要看日后服务站的运作情况了。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这次建站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旧堡农业科技服务站”管理制度的暂行办法;
2、经过走访农户,对农民进行了解,确定农业科技服务站站长以及旧堡村科技带头人;
3、向农业科技服务站捐赠图书、光盘等资料,其中部分留在服务站作为保存本;
4、由于怕耽误农民的时间,我们决定为农民送书到家,加强对服务站的宣传。
四、农事实习。说起来是很简单的活,就是给玉米地锄草。
不过这可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干这种活。一开始不会锄,乱锄一气,草没锄掉几棵,手上倒磨出了几个泡,后来慢慢的掌握技巧了,也锄的快多了,不一会我就把一垄锄完了。玉米地里不透气,很热,我这才亲身体会到了农民们的不容易,作为农大的学生应该给农民办点实事,更坚定了我把农业科技服务站建下去的决心。
以上是我对主要活动进行的简要介绍,其中穿插了一些感想,下面我要对整个活动谈一些感受:
1、“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当中的重要性。
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不会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处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随着大家相互的逐渐了解,分歧会慢慢减少,工作开展也会越来越顺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能顺利出色的完成。
2、宣传工作和前期准备工作在整个工作中的重要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都被人说烂了,可只有经历以后才能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你要开展一项活动,如果宣传工作做的不到位,没有人来参加,活动怎么能开展下去呢?即使你准备的再充分再也白搭,给谁看呢?如果你前期准备的不够充分,观众或者说参与者一多,你准备的不够充分,肯定就会手忙脚乱,更别提发挥水平了。从这次活动中,我充分认识到准备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3、我觉得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努力了,用心去做了,不管结果怎样都是成功的!
这次的社会实践我的收获很大,感受也很多,以上只是一部分,请老师给予批评、指导。
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调查报告2
前 言
XX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原经济区升为国家战略之年,也是我校60年华诞。为响应向青年学生发出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全面领悟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精神,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充分发挥我们的开拓创新精神,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历练自己的青春历程。根据校团委的要求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法学院的大一学生组建了一支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走访调查郑东新区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以期为郑州的和谐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打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能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社会,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我们希望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经过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今天将我们的社会调查报告公布于众,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够被采纳,衷心的祝愿失地农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祝愿郑州的明天更加和谐美好。
华北水院法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小组
XX年7月13日
目 录
前 言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内容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时间、地点与进度安排
(三)调查范围、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四)抽样方案
(五)小组成员及分工
(六)问卷分析
四、调查总结
(一)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针对走访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五、附 录
一、 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很多大学都建了新校区,各地区都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大学城,其中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就是其中一个。为建设此高校园区,河南省曾征收龙子湖地区农民1。4万余亩土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始终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民生问题摆在首要地位。为深入了解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我们特此展开本次走访调查。
二、 调查目的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地的农民。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征地的趋势成为必然,而世代以土地为生存依据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保障。对于目前农村存在的情况,一次性给付,不能解决问题。当征地补偿金花销完后,失地农民中相当多处在失业状态下的人,由于制度性障碍和农民经济承担能力,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率低,又不能享受失业、退休、医疗保障,造成大批"种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三无农民。如果处理不好,那么他们就将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本次调查将调查某一地区,切实的了解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就业情况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深入民情,了解民情。为完善失地政策提供实证资料和意见。
三、 调查内容
(一) 调查对象
为配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拉大城市框架,把郑州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十年建新区"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确保龙湖地区开发建设顺利进行,本地区的农民土地被依法征收,他们加入了失地农民的行列。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龙湖地区被征地农民200户,分三个安置地点,七个小区进行调查。
(a) 调查范围:贾岗小区、磨李小区、庙张小区等七个小区
(b) 调查对象:各个小区安置的失地农民
(c) 调查内容:郑东新区失地农民失地前后的生活变化
(d) 调查单位:户
(二) 调查时间、地点和进度安排
时间:七月三号——七月十三号
地点:贾岗小区、磨李小区、庙张小区等七个小区
进度安排:
a)前期准备阶段
7月3号
在学校湖边组织召开第一次小组会议,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规划整个调查工作进程和安排后续任务。
7月4号
搜集资料,设计问卷。
b)调查实施阶段
7月5号至10号
进行200份问卷试调查,并总结调查注意事项。
c) 资料分析与整理阶段
7月11号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d) 调查报告撰写阶段
7月12号至13号
在宿舍楼下召开小组会议,共同商定问卷初稿的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进行最后总结以及最后阶段的调查报告修改完善
(三) 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200份,其中在正式问卷调查开始之前派发了20份问卷进行了试调查,然后就调查过程和结果来分析具体的有效快速正确的调查具体决策。最后正式发送了180份调查问卷,收回180份问卷,回收率达到100%。
a) 资料收集方法:
? 自填式问卷:由调查员直接将调查问卷发放到失地农民手里
? 访谈法: 调查员直接访问并收集信息。
b)资料分析方法:
? 单变量描述统计和单因素分析
(四) 抽样方案
本次采用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
第一阶段:选择调查小区
第二阶段:选择小区中的单元
第三阶段:从每个单元中随机抽取居民户
(五) 小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郑雪艳 负责主持小组讨论、任务安排以及问卷设计和最后定稿。
信息采写员:赵广开 负责每日简报的撰写以及向各大网站和媒体投稿
照片采集员:张彬 负责每日照片的采集和筛选工作
走访调查员:张益 陈一鑫 赵青彦 何向前 负责每日的走访调查工作
(六) 问卷分析(我们将多选题的调查结果换算成了百分比)
1、您家失地前主要的收入来源?
a 种地 b 养殖 c 个体工商户 d 其他
2、您家失地后主要的收入来源?
a 外出打工 b 本地打工 c 个体工商户 d 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 :a。63。48% b。29。02% c。5。28% d。2。62%
2 :a。36。96% b。3。66% c。18。53% d。40。75%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失地以前郑东新区失地农民大部分以种地为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小部分以养殖(渔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更少的人从事个体经营。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后,不得不想方设法来维持生活,因此打工以及个体经营的比例就相对增加。通过调查可知,外出打工更受年轻人的青睐,而本地打工以中老年人居多,职业多以园林工人、清洁工等低收入工作为主,且工作不稳定。同时我们看到失地后农民主要收入来源选其他的占40。75%,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调查的对象很多是中老年人,他们主要靠政府的养老金维持生活。
3、您家失地前的消费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4、您家失地后的消费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3: a。30% b。9。07% c。30% d。9。82% e。15。32%
4: a。37。64% b。35% c。6% d。11。36% e。10%
统观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失地前后,农民的消费支出的各个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失地以前,大部分农民的主要花销集中在生活用品方面和建筑房屋方面,其他的方面相对较少。在大部分农民的观念中,他们努力一生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条件能有所提高,并且为他们的下一代安置好房子,因此花销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失地以后有较大变动。民以食为天,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保障,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因而土地被征收后,他们在食物上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加。另外据我们的了解他们的教育与医疗投入相对也有所增加。
5、失地前您最担心的问题是?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业问题 d其他
6、失地后您最担心的问题是?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业问题 d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5: a。20。06% b。14。08% c。24。09% d。42。12%
6: a。23。02% b。14。39% c。45。95% d。17。24%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失地前后农民担心问题格局分布有所不同。失地以前,农民依赖土地,所以他们就更担心粮食收成问题,而其他的方面都是生活的基本因子,比较平均。失地以后,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发生变化,所以家庭成员的就业问题就成了他们考虑的核心问题,这也反映了就业问题是社会各阶层普遍关心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六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也能看到他们目前越来越关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放映了他们逐渐融入了现代社会。
7、您觉得以前的生活幸福还是现在的生活幸福?
a 以前 b 现在 c 都一样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30% b。50% c。20%
失地农民对失地前后的两种生活模式都有自己的看法,觉得各有各的好处。数据显示:50%的人认为现在的生活幸福,30%的人认为以前的生活幸福,20%的人认为无所谓,都一样。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失地农民的幸福感有所增强。他们体会到了现代社区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干净整洁,休闲娱乐设施也比较健全,国家的相关政策与举措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实惠。而感觉以前生活幸福的人主要是因为失地以前拥有土地,生活安稳,虽然很累可心里踏实有安全感,而且邻里之间关系亲密。另外在我们的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有待提高,他们普遍反映在社区生活无所事事,另外与其他老年人的接触交流也少了,因此加强社区的文化建设非常必要。
8、您觉得小区亟待改善的地方是?
a 医疗设施 b生活基础设施 c 学校教育设施 d 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43% b。24% c。16% d。17%
上述数据显示,小区亟待改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医疗设施方面,群众普遍认为在小区的医务室看病贵,报销比例小,生活基础设施也有许多继续改善的地方,在小区内平时家里的劳动力都在外打工,留在家的都是老人小孩,而老人在空余时间都是坐在小区里闲逛来打发时间,小区缺少必要的老人活动中心来满足小区里老人的平时闲余时间,建立一个功能完善,有利于老年人丰富空闲时间的活动中心是很必要的。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小区里的学校基本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但优秀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从而形成了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不协调的局面,所以补充个小区学校的师资力量是非常迫切的。
9、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征地补偿?
a 货币补偿 b。购房补偿 c其他 d没有补偿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 29。84% b 64。94% c、2。68% d 2。64%
征地补偿,一直是大多数人关注的问题,它对于农民失去土地以后的生计也是一个关键。以上数据反映出政府在对农民土地征收过程中主要实行的是购房补偿,也就是以低价或者以原来的住房面积一对一进行补偿。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郑东新区各小区大部分是以低价购买政府补偿的70平方每人次的住房面积,而且基本都分到了房子,满足了失地农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但是由于住房建设没有跟上征地拆迁进度,很多的住户都没分到足额面积的住房,而随着我国房价的不断上涨,部分失地农民也担忧低价购房价位也会不断上涨。
10、政府承诺的兑现情况?
a 完全兑现 b 部分兑现 c基本没有兑现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 13。3% b 53。3% c 33。4%
如以上所示,认为政府的承诺部分兑现的占53。3%,而完全兑现与基本没有兑现的分别占13。3%与33。4%。也就是说86。7%的失地农民家庭对征地补偿费用是有不满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基层政策落实不到位;2。基层干部对法令解释不完善,以至失地农民可能对自己的征地补偿费用产生疑问;3。基层管理不善,以至征地补偿发放不到位。对于这个问题,政府忽略了一点,大部分农民都是低学历或者是无学历的,有的甚至连字都不识,更何况对法令的研讨呢。基层干部办事作风不严谨,大部分农民反应他们村的大小干部或多或少的都富裕了,甚至与领导有关的人也从中获得了收益,而大部分平民都没有得到实惠。
11、政府在征地执行过程中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拆迁问题 b 补助问题 c 社会保障问题 d 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 23。85% b 40。8% c 23。85% d 11。8%
政府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的举措是好的,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主要体现在补助问题上。同时我们也看到拆迁问题与社会保障问题也是失地农民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了失地农民对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护,对自己未来生活状况的关注与担忧。
从九到十一题,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郑东新区失地农民对征地补偿未到位的反映较大,对征地补偿款的利用情况不是很明晰,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存在些许担忧。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征地十年后政府将各种补偿费用一次性(目前这是不可能的)发给失地农民,失地农民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吗?他们的后续社会保障问题(如养老、子女的住房问题)怎么解决?
12、您目前对政府的要求?
a 补偿到位 b 安排好社会保障 c 其他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a 50。32% b 20。94% c 28。74%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目前失地农民对政府的要求主要是将各项补偿款补偿到位,这反映了失地农民看重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发现失地农民没有认识到安排好后续社会保障这一长远利益的重要性,或许他们是对现实的顾虑吧,毕竟征地补偿款快十年了也没有完全补偿到位。
四、 调查总结
(一)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我们走访调查的问卷分析得出,郑东新区土地征收后失地农民主要出现的问题如下:
问题表现之一:农民失地导致的无业或待工人员较多,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前景。失地农民就业大多是一些没有劳动技能、劳动报酬低的行业,以绿化、环境卫生、治安等行业为多。有些村民是由开发单位安排就业,一般从事保安、环卫等简单劳动,这些失地又失业的农民一般文化素质较低,就业能力和社会生存竞争能力较差。另外,他们虽然在户口簿上已经成为居民,却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种社会保障,而失地补偿又无法满足失地农民失业后的养老、医疗保障等等现实问题,这些情况都影响了他们对失地后生活前景的期望并形成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排斥。
问题表现之二:失地农民因为生活困难,大多靠出租房屋维持生计。由于很多失地农民没有工作,加上国家的生活补助等各项补助资金相对较低,且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致使很多很多失地农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活相对困难。他们只有靠出租房屋来维持生计,但由于很多社区的房屋面积没有补偿到位和社区相对偏僻致使他们的收入相对减少。
问题表现之三: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很多失地农民特别是中老年人反映他们住进社区以后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单调,他们经常闲着无聊,加上外来租房人员的冲击与邻居的交流也少了很多。
问题表现之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统一,有待完善。视每个区、乡镇和村子的经济情况及地理位置而定,养老、医疗保险无论从个人缴纳的情况,还是从实际领取的情况和享受的福利待遇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在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发展较好的村子,村民的集体福利待遇就好一些;在自然环境差、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村子,福利待遇就差一些。失地农民变成市民容易,但是享受市民的各种保障权利难。尴尬的角色源于征地制度的缺陷。所有权的本意就是占有、使用和转让等处置权。农民和村集体作为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者却没有完全享有买卖土地的所有权人权利,这是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按照"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的土地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前者指城市,后者指农村。但事实上,唯有国家是土地买卖的合法主体。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但农民和农民利益代表者的村集体却无权享有所有者对土地的买卖处置权,农民无权作为卖者与购买土地的买者处在平等的谈判和签订契约的市场主体地位上,无论是为了公用事业的用地,还是商业用地,都必须先经过国家征地变为国有土地之后,由国家作为市场主体与开发商谈判土地交易合同,任何不经过国家征用土地,作为农村土地所有者代表的村民委员会私自与开发商达成的任何土地买卖协议都是无效的,这样开发建设的房屋是无法取得作为政府部门的"国土局"所颁发的合法的房屋产权证明的,这样的房屋也就无法取得在房屋市场合法买卖的资格。于是,就出现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前提性地先经过国家征用变为国有土地后才能开发建设的情况,也就出现了国家把土地征用后再作为生地或熟地卖给开发商出现的巨大"剪刀差"的问题,而作为市场主体的国家赚取的这部分超额利润实际上并没有用来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针对走访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社会保障,即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个人储蓄保障等一套完整的结构体系。总结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建设的经验,发现有以下几点:
(1)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趋势。社会保障在不同程度上向全民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是福利国家的政策目标。全民保障原则,推崇国家公民的平等的社会权利,主张由国家为每个公民、不分高低贵贱、提供起码的生活保障。如英国1946年的英国国民保险法,区别于以往社会立法的特点,就在于根据这一法案,几乎每个公民都可以享受社会保障。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从萌芽起步到不断发展完善的半个多世纪历程,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和改革相关规定,使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
(2)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基本生活保障被社会保障代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说明:首先,社会保障是缓解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矛盾的一种重要手段。社会保障作为国家介入、干预社会生活的途径,作为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起源于近代欧洲工业化初期。
(3)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筹资来源多元化。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强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政府的财政的社会保障压力越来越大,为解决这个头号问题,各国都在将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其中个人缴费和社会保障税被高度重视。在欧盟,各国农民养老金计划筹资来源多样化,包括缴费、政府补贴和税收等。个人缴费份额在提高、政府补贴比例在下降,以避免原福利国家高福利的通病。在美国,社会保障税包括三个税目:社会保险(老年人、残疾人、遗属保障)、医疗保障以及失业救济。首先,农场主需要为雇员缴纳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障。其次农场主还要缴纳联邦失业税。再次,农场主还要缴纳自营职业税。
(4)对失地农民以高补偿的办法实施社会保障。在多数国家和地区,土地征用方都给土地所有者以较为满意的补偿,征用补偿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土地征用费和土地赔偿额。其中土地征用费相当于土地价值,一般按照征用时的市场价格给足补偿;土地赔偿额是对土地权利人因征用而造成的经济及其他损失补偿。设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是各国对失地农民的通行做法,这有助于降低他们的风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内容应包括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失地农民医疗保障、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
(5)农民在社会以保险税等的支付上享受着优惠。德国的社会保险税是分职业征收的。工人的社会保险税课税对象是工人的工资收入,税款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税率总计为35%。应税工资源共享收入的上限为工人平均工资的两倍左右。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共包括四大类:普遍类(涵盖一般领薪者、学生和个人投保者)、农业类(面向从事农业的领薪者和非白领薪者)、非领薪(实业家、企业家、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和特殊类(公务员和国有企业的雇员)。全国有99%的人口被纳入社会保障体制。韩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四个项目,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保险、产业灾害。社会保险金大部分由被保险者自己缴纳,但医疗保险和农村地区医疗保险国家负担的费用相对较多。
(6)土地权益转让补偿金可作为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日本实现工业化的进程情况和中国情况比较相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间,日本成功地从一个农业人口占将近四成的国家完成城市化,并将农村人口降低至4%。日本实行"国民皆保险"的社会保障体制,农民作为公民同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的国民年金。
根据以上经验,在郑东新区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应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完善社会保障条例,消灭社会保障中的真空地带;其次,对社会保障程度进行实地考察,一刀切和平均化是不可取的,对残疾人等特殊对待;第三,建立社会保障评分机制;第四,切实落实社会保障,建立社会保障反馈;第五,建立社会保障监管机制。
2、健全法制
对不合法的征地予以法律的打击,对征地过程中不法的行为予以法律的打击,对征地过程中采取不合法手段的人予以法律的制裁。一系列完善可行的土地征用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是国外及我们台湾、香港地区的土地征用之所以得到很好执行的主要原因。"现在我国土地征用法律法规仅以《土地管理法》内所规定的为主,其他散见于各部门法或各行政法规之中,针对征地目的、程序、补偿以及征地纠纷的解决等问题缺乏具体的规范,导致征地的随意性很大,补偿安置存在极大的后遗症,征地中引发的责任无人承担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他们的损失没有得到完全的补偿"。XX年11月2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的决定》第十二条指出: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3、征地补偿实施到位
根据土地管理法,我国土地征用补偿项目设置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其中土地补偿费是对土地所有人的投资及土地所有权转移的一种补偿和购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是对土地投资的一种补偿;劳动力安置补助费是对农民由于征地失去土地保障后的社会安置问题进行的补偿,其实是变相的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4、征地相关程序透明通畅
借鉴国外的经验,都有一套关于征地问题合理的程序规定。实际调查中,郑东新区并非是没有这样一套相关规定,只是规定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征地手续变得隐晦,征地过程变得不透明。加上官员间的私自勾结,严重扭曲征地程序,加上上访路径不畅通。基层工作在实际意义上,就是部分基层官员的渔利行为。这样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失地农民心目中的形象,更严重的造成了对共产党的信仰危机。可以说,征地程序的不通畅不透明,也是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
其次针对郑东新区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一、尽快将征地补偿款补偿到位,兑现政府给予被征地农民的承诺,让老百姓体会到国家对他们的关注。
二、完善失地农民后续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适当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补助标准,使他们体会到老有所养,另外要加强养老保险的普及,推进住房建设,尽快使所有失地农民都住进安置社区。
三、完善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包括医疗、休闲、教育、治安)建设,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各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社区的治安状况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四、加强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引导、鼓励失地农民创业,为失地农民创业提供便利。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广泛征求意见(可到高校大学生及教师寻求发展策略),争取创建适合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可结合本地特色及大学生这一广泛的消费群体和高校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
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增强居民的归属感。社区发展的前提是居民认可喜欢这个新家,因而加强社区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六、加强对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建设能力的培养,为社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加强监督力度,做到各项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保障言论自由、为群众反应问题提供便利)。可以组建社区建设党员领导监督小组,时刻监督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
八、加强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可以利用大学生),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居民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都不太了解,致使很多居民把国家给予养老保险当做征地补偿款,另外对国家给予的各项福利居民的说法差别很大,这充分说明居民的了解不够,国家的宣传没有到位。
九、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这一广大的优秀的群体承载着祖国农村建设的重任,让他们走进社区也许更能发挥他们的创新力。
十、建议国家号召广大有志青年走进基层、服务基层,为基层的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青年的一代是社会前进的主力军,他们敢于创新,富有激情,把他们置身于基层能够改变我国基层领导缺乏创新性的局面。
最后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经常深入社区展开调研,积极的向人民群众讨教建设社区的良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附录
华北水院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居民朋友:
您好!我们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法学院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小组的成员,首先十分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参与我们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
为了了解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分析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特编此卷。本问卷将采取不记名的方式,您提供的信息仅作研究使用,并为您保密。请您按照真实的个人情况和想法认真作答。
十分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华北水院法学院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小组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日
填写说明
1、请您把认为合适的答案号码填入括号内或者在__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2、每个问题可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1、您失地前主要的收入来源?( )
a 种地 b 养殖 c 个体工商户 d 其他
2、您失地后主要的收入来源?( )
a 外出打工 b 本地打工 c 个体工商户 d 其他
3、您失地前的消费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4、您失地后的消费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5、失地前您最担心的问题是?( )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业问题 d邻里关系 e其他
6、失地后您最担心的问题是?( )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业问题 d邻里关系 e其他
7、您觉得以前的生活幸福还是现在的生活幸福?( )
a 以前 b 现在 c 都一样
8、您觉得小区亟待改善的地方是?( )
a 医疗设施 b生活基础设施(商场/休闲) c 学校教育设施 d 其他
9、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征地补偿?( )
a 货币补偿 b以地换地 c购房补偿 d 其他 e没有补偿
10政府的承诺的兑现情况?( )
a 完全兑现 b 部分兑现 c基本没有兑现
11、政府在征地执行过程中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a拆迁问题 b 补助问题 c 社会保障问题 d 其他
12、您目前对政府的要求?( )
a 补偿到位 b 安排好社会保障 c 其他
我们的调查结束了,再次感谢您的支持!祝您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慧芳:《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基于效率与公平框架下的解释与制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XX年5月第一版
2、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XX年9月
3、张洪武:《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网络资料)
4、许宝健:《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转用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XX年8月
5、陈传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心理与市民化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XX年8月
6、孙晓明、刘晓昀、刘秀梅:《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中国农业出版社 XX年7月
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调查报告3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而煤炭资源丰富,土地比较瘠薄,所以一度将煤炭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量的农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汾西矿务局等国有产业的三巨头,下设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窑,收罗了附近大量的农民就业,从事煤炭的采挖和运输,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决农业过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前期开采计划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窑的滥采滥挖,煤炭资源日益匮乏,同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原煤的销售量便直线下降,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的项目、企业还没有建立,因此煤炭业的发展严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岗,临时工、合同工返家务农,农民的队伍便这样扩大了。然而土地的状况没有很大改观,人口过剩的问题又重新严重起来。
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形势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乡--平遥的东部、南部地区,针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灾,主要是干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来形容我们晋中地区(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遥、祁县、太谷、榆次等地)一点都不为过。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个月的时间内,平遥县大部分地区滴雨未落。这期间正是高粱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而灌溉用水的天价又让农民却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干枯变黄,甚至枯死。也有部分农民舍不得将前期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付诸东流,只好忍痛花钱买水灌溉施肥。这样做也只是确保秋天有一点点收获,其实根本没有盈利可图。调查后我做了如下计算:一季庄稼,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费用为14元每小时,一般情况下每亩一次要灌溉4小时。这样,每亩花去水费115元左右。另外,每亩需化肥约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虫灾时,农药每亩花费约25元,每亩地总共合计花180元。如将所得产品拿出销售,如大豆,亩产约150公斤,每公斤约2元左右,所得不过300元。去除耕地费、种子费、运输费、农业税等,进农民腰包的不超过30元。所以农民辛勤劳动下来,基本上算是无偿劳动。更何况人多地少,生产的粮食仅能够自己消费,根本无节余去换钱。
这些年林业发展很快(主要是果业),由于先前缺乏市场经验和战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种无非是红星、金光、国光、富士等老品种,除富士销路好一点外,其他几种则难以出手。因此果农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还要面对"卖果难"的尴尬。尤其是今年,我县于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区遭受冰雹袭击。严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杆,较轻的地区,果实也遭受"创伤"。8月初,冰雹再次来袭,农民损失更加严重。
困扰农民的另一因素为人为因素。部分领导的决策失误,也给农民留下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发展果树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种不佳,质量不高,收成小,更换品种或农业结构转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上述的两种因素,导致农民的人均收入极低,入不敷出的现象严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经商,形成以工养农和以商养农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调查情况的列表,从中可以看出农民的生活状况:
家庭类型调查项目 成员均为农民 成员中有教师、工人、农民等 成员中有农民和经商者 有外债家庭率
平均月收入(户) 20元 500元 520元
平均月支出(户) 34.4元 430元 430元
净余 -14.4元 170元 190元
所占比例 5.2% 91.7% 3.1% 95%
其中支出项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将大部分的收入用于子女的教育经费,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负债的原因之一。
当然,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科技投入逐渐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盖技术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广。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岳壁乡,两项技术的推广率达到90%以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山西作为全国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遥地区又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严格地说,以上的情况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通过此次调查,我感慨很多,作为农民的女儿,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广大农民终年劳作的艰辛、痛苦和无奈。不过我坚信,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民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XXXXX班
XXXXX
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调查报告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成就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探索的结果。短短30年的历史,让中国激动,让世界震惊。然而,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城乡差距正在扩大。相比较而言,虽然农民有余粮和可支配的零花钱,但大多数农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在知识构成、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子女教育、医疗保健、市场竞争等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长期以来,他们的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这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摆脱困境是当前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研究能力,学校开展了“六观六思六育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业余实践中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成因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个群体的情况关系到全国的情况。如果纵向比较,真的感觉农村的变化是可喜的。以前农民完全依附于土地,面朝黄土,面朝天空,终日劳作,却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现在在农村,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很多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大多数农民还是只解决了温饱问题,生存保障很脆弱,发展希望很渺茫。大多数农民在社会活动中没有优势。
1.大多数农民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中国的农村改革是成功的。在过去的20年里,农民已经能够吃饭和穿暖和的衣服,这是党在农村政策的成功。然而,我们应该去拜访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后,农民一直难以向前迈出一步。土地利用已经到了极限。再怎么努力,有限的土地也不能产生什么更高的效益。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民,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解决温饱问题略有节余。在灾害年,基本的生存问题摆在他们面前。面对有限的土地,农民除了精耕细作,科学种田,想不出别的出路。农忙季节它们会忙碌一会儿,农闲季节坐在南墙上晒太阳取暖。他们晚上想到几千个方案,白天还是眼巴巴的看着两亩地,想不出什么独特的招数。面对看似无风险的农活,农民看不到发展的希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顺其自然,游走在温饱线上。
2.天灾人祸威胁着一些农民的生存。温饱问题刚刚解决后,农民应对其他风险的能力还是很低的,尤其是面对自然灾害和疾病的时候。山东省济南市山区的一个村庄,一户人家因白血病花光了自己4万元的积蓄,向亲戚朋友借了2万多元。这种疾病还没有治愈。在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情况下,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把孩子从大医院拉回家等待奇迹。这个家庭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却因为生病突然又回到了贫困线。如果真的靠自己再有钱,恐怕十年之内都不可能了。其他农民因残疾、受伤或水产养殖管理不善而贫困。面对这些天灾人祸,部分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往往不知所措,给农村稳定带来潜在隐患。
3.知识构成低,没有办法致富,导致贫穷。很多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民知识构成偏低。这些年来,有些农民一直认为不需要学习,但其他人会随心所欲,重复古老的耕作方法,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仍然使用祖先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有些新知识新技术因为文化水平低,很难接受。即使一些农民有一点文化知识,他们也试图应用新技术,但由于需要投资和风险,他们不敢实践。结果越穷越胆小,越穷,形成恶性循环。
4.观念落后,观念保守,小农意识强,影响致富。农民容易满足。越落后的地区,满意度越强。只要有吃的,有穿的,还有一些零花钱,和以前比起来都很满足。只要一个人满意,就没有企业。我走访了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民。我家人缘很好,很田园。我可以进入房子,我的家人被墙包围着。除了几个小凳子和一张吃饭的方桌,什么都没有。不过这些农民似乎很满足,很舒服,围着小桌子招呼全家,或者拿两杯劣质酒和亲朋好友一起喝。如果他们不谈论他们未来的计划,他们会提出很多困难,有些是不可克服的,有些是可以克服的。但是,无论大小,他们都不愿意去克服。目前吃饱喝足。另外,向前迈一步需要承担风险。
5.惯性严重导致发展机会的丧失。我去过的很多农村,不管是郊区还是偏远的农村,大家都在农闲时节聚在一起聊天喝酒或者打牌,玩得很开心。在淡季,很多事情需要做。比如屋前屋后,可以开垦荒地,种一些蔬菜,解决一年吃菜的问题。但是,看到土地贫瘠,你又舍不得动手。有一次,我去一个农民朋友家吃饭。那是夏天,有许多绿色蔬菜。但是,饭桌上只有几根咸菜和几碗馒头粥。吃了他家的这顿饭,心里很没味道。我想如果这个家庭再勤快一点,在房子周围的荒地上撒点油菜籽,一年就有吃不完的饭了。过了几天,我带了菠菜籽、香菜籽、小菜籽等几种菜籽,亲自帮他家开荒种菜。过了几个月,再去他家的时候,我看着绿油油的院子,主人不好意思的说,几十年了,怎么不知道点菜?
由于惯性严重,家庭状况无法得到很大改善。即使有发财的机会,他们也总是持观望态度,不愿意带头往前跑。再加上资金、技术、信息的匮乏,很多人都怕困难。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他们还是觉得不如躺在南墙上晒太阳。
二、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走出困境
农村问题是我国整体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农村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有信心和勇气克服困难,给他们提供一条起跑线,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共同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对许多农村情况的调查,我认为要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走出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自强自立是关键。在广大农村,根据抽样调查,我们感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一些因病致贫的农民精神崩溃了。面对巨额外债,靠着几亩庄稼,一辈子还是不清楚。也就是说,俗话说,躺在泥里,爬在泥里,对未来没有希望,再折腾也没有结果。这种情况下,不如舒舒服服的躺着,彻底失去进取的念头。有鉴于此,农村干部要不失时机地给予关怀,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从新的立场找到切入点,帮助他们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让这些弱势群体看到希望。人有了希望,才能有信心、有希望、坚强地站起来,这是弱势群体走出困境的内因,也是关键。
2.给他们必要的支持,让他们站起来。一些弱势群体被打击后,自己站不起来。我们在帮助他们理清思路的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持,比如资金支持。我们要对一些特困家庭进行登记,时刻关注他们的情况,帮助他们接触小额贷款,帮助他们寻找项目,帮助他们培养技能,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敢于面对现实,感受到希望在那里。这样,在农村的帮助下,我们才能逐渐走出困境。否则单纯的思想引导是不行的。我们应该双管齐下,为他们站起来提供一个支点。
3.政策救助与农村互助相结合,引导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对于一些贫困村来说,财力有限,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助往往是杯水车薪,很难从根本上有效。面对这种情况,有必要走政策救助之路,将政策救助与村民互助结合起来,真正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所谓政策援助,应该根据贫困户的情况给予优惠政策,比如资金支持、就业援助等,让他们有机会尽快站起来。所谓农村互助,就是动员广大村民伸出援手,尽可能帮助贫困户。这种帮助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是有偿的,目的是帮助贫困户度过难关。
综上所述,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的现状是由社会分工和历史原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他们为我们承受痛苦。所以,关心他们就是关心自己。农村是整个社会群体的母亲,农村弱势群体是母亲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采取一切措施帮助他们,使他们走上共同繁荣的道路。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稳定,经济建设才有后劲,各项社会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调查报告5
这个暑假我做了一个社会调查报告,报告名是《西部农民生活状况》,在这个调查中,我主要采取了询问的方法,走访了十几户人家。
通过点查发现,农村人口的收入是十分微薄的,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打麻和打谷子,虽然麻的价值十分可观,但是你可曾知道农民要为此付出多少的劳动。
调查时,正处于酷暑时期,农村每家每户都在打麻,我的大伯蒋贵民,他们打麻时每天早上2点钟起床剥麻,大约六七点中,他们又将剥好的麻背回家,用农具麻刀,把青麻上面的皮去掉,为此他们都十分疲惫,一年到头也只打了七八百斤麻,每斤青麻市场价格为4元。一年打的麻也就卖了三四千元。加上一年打谷子3000斤,每斤7毛钱。全家一年吃1000斤,剩下的大约能卖1500元。两者相加也就5000来元。如果家里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那么他们将有两种选择:1、家中的人就外出打工2、孩子辍学。很多农民因为在家乡闲不住,认为当农民的收入太少了,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外出打工。使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关心,形成孤僻的性格。
我的表哥李仁鹏今年考入了我们石河中学,但他没有来读,因为他算了一笔帐,他只算了三年的学期,每学期读8个月,三年24个月,一周50元,算下来,就要4800元,平均每年光生活费就要花去家里近半年的收入,所以他没来条件相对较好的石河中学。而去了双桥中学。对他来说是多么可惜啊。
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民的生存条件并不乐观。只有像华北地区一样要高科技农业才能改变西部农村落后的面貌。如今联合收割机已经开进了农村,我相信不久以后,农民的日子将会逐渐的好起来。
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调查报告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垃圾在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增加,种类上也日益增多。要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农村的垃圾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积极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对农村垃圾实施无害化处理,各地大都在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处理运作的新模式,农村垃圾处理方式正在由过去的随意排放向无害化处理转变。本文针对农村基层开展调研,探寻一条普遍适用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对本县农村垃圾现状、垃圾处理方式等进行了调查,掌握了当前农村垃圾的实际情况,并在调查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提出了可行性的具体措施。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自然村的村组干部及村民,向他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对其中的重点问题组织座谈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从全县24个乡镇共选取80个自然村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的方法,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收集调查问卷的答案,实地深入调查目前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和方式,发现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与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对现状、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深层沟通、探讨。
三、调查内容
(一)垃圾的来源及分类
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居住比较分散,各乡镇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等状况存在着差异,农村垃圾的种类和数量相差较大。我们对抽样的自然村进行了实地调查,按照农村垃圾的来源,主要分为四类:
1.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指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在农村垃圾中所占比重居于首位,约占75%,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是厨余垃圾、废织物、废塑料、废纸、陶瓷玻璃碎片、废电池、废电器元件以及其他废旧的生活用品等。
2.农业生产垃圾。农业生产垃圾是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残留的花和果实、畜禽粪便以及生产残留的地膜和棚膜等。
3.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农户建房、水利工程、企业建筑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废料。
4.产业垃圾。产业垃圾主要指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及医疗卫生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常带有一定的`毒性,能够破坏整个人居环境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其中很多产业垃圾应划入危险废物类别中进行安全处理,但从目前来看,产业垃圾在农村垃圾中所占比例较小。
(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向全县24个乡镇抽样80个自然村发放调查问卷共计500份,收回486份,有效问卷486份。其中,年龄分布为:13岁以下占2%;13-20岁占18%;20-40岁占45%;40-60岁占31%;60岁以上占4%。受教育程度分布为:小学文化占43%;初中文化占35%;高中文化及以上占12%。
1.垃圾的种类、数量及处理方式。在调查中,39%的人认为周围的生活垃圾较多,生活垃圾中厨房废弃物(剩菜剩饭、煤灰、没用的食材等)占52%;生产垃圾中的自办作坊所产生的废弃物占31%。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选择随意倾倒到垃圾围的占42%,选择填埋的占12%。由此可见农村对于垃圾处理的方式还需改进,人们的环保意识还需加强。
2.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对于垃圾分类问题,大多数(43%)的人不了解如何分类,只有10%的人能够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而且大部分(68%)的人不关注或很少(26%)关注环境保护的相关信息。可见,对农村村民的环保意识还需加强,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宣传垃圾分类回收和环保的相关知识。
3.政府相关部门对垃圾处理的政策和宣传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对垃圾处理的宣传教育活动,46%的人们表示并不了解,21%的人表示只是偶尔有这种活动。环保意识并不是在短期时间内就能迅速养成的,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经常举办一些关于环保和垃圾分类处理的活动,长此以往,才能起到更好的宣传的作用。
四、现状分析
(一)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农村的垃圾处理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运作机制,呈现出处理主体个体化、分散化,技术水平低,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等特点。很多政策性法规在农村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关心,同时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往往不能得到较好地贯彻和落实,无法对农村垃圾回收管理给予统一、有效的制度指导和保障。同时环境保护是一项慢性的工程,在没有制度硬性保障的前提下,基层干部更多的倾向于出政绩见效快的项目,因此农村垃圾处理问题还未引起高度重视。
(二)产生量大、成份复杂、循环利用率不高
农村垃圾主要以厨房生活垃圾为主,占垃圾总量的56%,如动植物食品的去除物、剩饭菜、洗漱残渣和油污垢等;其次是以渣土为主,占垃圾总重量的24%,组成成分包括建筑、混泥土渣、燃料的灰粉、家禽粪便、动物食品骨骼等;随着农村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化纤产品特别是塑料垃圾所占的成分以及处理成本也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已无法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垃圾一般由村内自行收集,垃圾的处理主要采取单纯填埋、临时堆放、焚烧、随意倾倒三种处理方式,垃圾的循环利用率较低,且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三)保洁人员队伍不够稳定
以我县为例,24个乡镇340个行政村配备了1507人的保洁员队伍,专门负责农村垃圾收集处置、维护村庄及河道公共环境的日常保洁等工作。据调查,1507人的保洁员队伍中,年富力强的不多,因此只能简单的对垃圾进行清扫,而不能真正发挥保洁员指导、监督、宣传教育的作用。部分保洁员自我要求偏低,缺少工作的横向比较,工作缺乏深度,不够全面,致使垃圾清运、处置和垃圾箱外的垃圾清除不及时,垃圾的分类、堆放均不规范。
(四)农村居民垃圾危害意识低下
农村生活垃圾之所以随意倾倒,一方面是农村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养成了生活垃圾房前屋后随意倾倒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对垃圾造成环境严重危害的认识不足,缺乏环境保护的主动意识,给垃圾治理带来了难度。
(五)基础设施不健全
基础设施建设是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基本物质前提。长期以来,农村公共财政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生产性投入,对农村的公共环境卫生的投入少,导致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匮乏,管理也很不规范。
五、可行性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制度保障
推动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有序进行,应从立法上完善,力争使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需要严格立法,建立治理农村垃圾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监管和惩罚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应措施,填补农村垃圾处理监管法律上的空白,各乡镇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推动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环保意识
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及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农民对卫生保洁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农民群众克服随处扔垃圾的习惯,逐渐养成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通过各大媒体、宣传单、宣传画,以及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宣讲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环保意义,营造出一种人人宣传、个个参与的管理氛围,减少生活垃圾污染的发生和扩散。政府组织建立宣传队伍,进村入户,深入细致地宣传垃圾的危害性,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及卫生监督管理中来,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群策群治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增添基础设施
资金投入是能否真正建立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逐步推动和实现农村垃圾处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良好治理机制,才是从根本上处理农村垃圾的重要保障。
1.政府的财政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县、镇财政每年在预算中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县财政根据各乡镇具体情况制定投入标准,每年进行农村垃圾处理的专项投资,各乡镇财政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再给予补贴;在资金拨付上,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农村垃圾定点存放、按时清运、经检查验收达标的,按季度发放到乡村。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资金投入,设置垃圾箱、垃圾围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添置收集和运输垃圾的各种车辆和工具,建立专门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部门,使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倾倒、集中处理、专人负责。对于地处偏远、无经济能力解决垃圾规范处理的农村,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建立片区垃圾集中投放点和填埋场,保证农村的生活垃圾都做无害化处理。
2.村里积极筹资,逐步实现村民自治。各村要通过“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农村垃圾收费项目,同时采取“一事一议”筹资方式收取保洁费用,筹集垃圾围建设、垃圾桶购买、清扫工具和保洁人员工资待遇等专项资金,有条件的村可以从村集体收入中解决卫生保洁费用。
3.加强宣传,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企业的参与,我们可以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同时,加强宣传力度,鼓励有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采取结对帮扶、社会捐助等形式,帮助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村配建垃圾收集设施。
(四)加强人员配备,规范运行流程
要加强人员配备,确保分工合理、分工明确,同时,加强对有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增强技术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运行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合理确定分工。农户负责定点投放,做好自家的环境卫生,并按照垃圾袋装的要求,将垃圾投放在指定垃圾容器内,村组负责定时清收,将本村的垃圾及时收集和清运到乡镇垃圾综合利用站,进行集中处理。
(五)探索生态模式,鼓励综合利用
提出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为主,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则将沱江镇周边村组纳入城镇污水统一处理系统,确保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
(六)建立监管督查机制,确保常态化
农村垃圾处理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期工作。把农村垃圾处理纳入到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程序中,使其成为农村干部工作的主要内容,即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到岗,以确保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长效性。监督管理是常态化监管机制的重点,考核奖惩制度是常态机制长期运行的动力。各乡镇制定有力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大对村、组垃圾处理的检查力度。同时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作为乡镇领导干部、村组干部的考核指标,列入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年度工作实绩考核,考核情况与评先评优、补助资金相连。
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调查报告7
1 引言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20xx年1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着力支持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规范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农村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商品流通渠道单一的状态发生了转变,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类型的流通组织成为市场主体,农村商品经营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了由各种经济组织构成的多种类型、多级层次、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商品流通网络。而农村小型便利点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组成农村商品流通的细胞,小型农村小型便利店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推行。但农村小型便利店却依然存在着商品不规范、从业者素质普遍不高、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由此可见处理好农村小型便利店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又极其紧迫。
为了了解农村便利店究竟是如何影响农民们的生活,目前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着的问题,本次调查将以北碚区水土镇的农民为对象,对其进行问卷式访问。我们将从农村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农村便利店在农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农村便利店发展的因素,并总结出本次调查的结论,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拙见。
2 文献综述
农村零售业方面的研究,闫娜(20xx)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农村零售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用口市农村零售业存在着规模小、分布不均、管理落后的态势,以及农村基础设施较薄弱、农村居民的市场需求较为分散、农村地区的零售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需要从加强当地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市场监管制度,逐步实现连锁经营,通过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进程,帮助企业根据本地基本情况准确定位等几个方面加快农村零售业的发展[1]。殷宏鹏(20xx)通过分析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得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如严把商品质量关、采取多种价格策略、鼓励大型超市开拓农村市场、突出特色化经营[2]。张典(20xx)通过对20xx--20xx农村零售消费总额的比较分析以及政府对农村的政策支持,提出农村零售市场可开拓性以及对农村零售市场的建议: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完善农村流通渠道、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提高从业者的素质水平等[3]。李亚春(20xx)通过对农村零售业的限制因素的论证分析,得出我国现行农村零售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政府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现代农村主体、完善物流系统[4]。
农村连锁便利店方面的研究,叶伟媛(20xx)通过去商务部“千村万乡”工程成果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现行农村连锁便利店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如选择合适的形势、建立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创新经营观念、注重人员素质培养等[5]。扈剑晖(20xx)通过对国外经验成功案例的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现行发展情况的农村便利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包括售货品种构成、管理模式、采购模式、物流模式、经营结算模式进行初步探讨,构建适合于农村市场条件下的现代商品流通网络[6]。吴俊(20xx)通过对浙江农村100个村94家连锁网点经营管理调查,概括总结总结了当前农村连锁经营的八个特点:连锁店开店速度过快,发展空间大、异村连锁竞争将持续,同村竞争正兴起、营业面积呈锥形,由大到小向腹地分布等[7]。杨雪晶(20xx)在对网络界定的基础上,分析浙江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发展现状和有利因素,并提出加强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建设,加速连锁经营模式与农村消费品消费相结合的建议:如金融网络的介入、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构建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的基础及物质实体[8]。
农村超市方面的研究,宋健(20xx),通过对农村传统市场、农村消费者对农家超市的态度的调查,指出农村超市存在的问题:如由于传统民间组织的缺失,导致经营习惯被左右、超市产业竞争无秩序、内部治理不够完善,管理理念不科学等[9]。戴旻(20xx)通过对农村超市及农贸市场的对比研究,指出农村超市取代农贸市场势在必行,但农村超市存在着物流网络不健全、市场竞争无序、零售业客体化零散化、经营能力弱小、信息不健全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培育零售品牌、营造良好购物氛围、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超市发展模式[10]。
农村便利店方面的研究,李蕙君(20xx),通过对农村便民店的走访调查,总结出提高农村便利店经营效益的方法:如增加有效出样、保持商品整洁有序、增加农村便民店的知名度、赊账法、代理商品寻求差价[11]。
目前对于农村零售行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盲点和问题:
(1)政策建议对象过大
现行对于农村零售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行业发展和完善整体方面的研究,很少注重其中的构成要素上的研究,而且所提意见主要针对于政府方面,而对于其中的主体经营者缺建议很少。
(2)研究切入点过于单一
现行的研究切入点一般是经营者和政府,针对经营者和政府提出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方向,对于同样是市场主体的消费者角度的思考较少。
3 调查设计
3.1调查安排
本次调查以五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
(1)调查准备
在调查方式上,本次调查采取随即抽样的方式,即在调查范围内随机询问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在调查方法上,本次调查采取问卷式访问。为了提高调查效率,将由调查人员访问后代填问卷。在调查对象上,本次调查的要求是18-70周岁具有完全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并在本地居住满一年的被调查者。这样的要求既满足了实地调查队数据的真实性,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在样本容量上,考虑到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本次调查仅选择了30个样本。在调查地点上,经过小组讨论和对多个调查地点的比较,本次调查最终选择了北碚区水土镇的农村。
(2)调查过程
以小组为整体,两个至三个调查人员为一队,分为记录者和访问者对调查对象开展调查。
(3)调查整理
本次调查借助excel数据统计软件,将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传统统计方法,针对选定的变量进行重点分析,进而揭示其中的联系。
3.2变量测量
本研究中将以下几个要素作为农村便利店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的变量:
到便利店的购物频率、到便利店的距离远近、商品的价格、商品的种类及更新速度、商品质量以及商店服务态度及卫生环境
4 调查分析
4.1 基本情况
在调查数据的整理中,笔者发现在基本情况方面,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是17:13,大体上男女比例平衡;被调查者的年龄23%在16-50岁,74%在50岁以上, 大多以中老年为主;文化程度上,57%的人受过小学教育或者没有受过教育,40%的人受过初中教育,文化水平偏低;家庭月消费上,83%家庭的月消费在3000元及其以下,在这其中53%的家庭的最高月消费只有1500元。综合以上数据,笔者认为农村消费者大多是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消费水平较低的中老年人。
4.2 具体分析
在此基本情况下,调查人员对其进行相关问题的访问,经过数据统计,现将变量做以下分析:
4.2.1便利店的.作用更多是应急之用
虽然便利店具有经济方便的特点,但是它仍然不能与超市,规模更大的商店相比。根据调查得知,被调查者们购买生活所需的主要渠道还是集镇中的超市商店,他们去便利店购物的频率不高。因为在他们看来,超市的商品种类更多,质量更有保障,并且去集镇购物并不费时费力。相比之下,农村便利店仅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不能满足被调查者们所有的生活所需。而且,在数据统计中,笔者发现被调查者在便利店购物的平均消费支出仅占总消费支出的15%。由此可见,对被调查者来说农村便利店不是他们主要购物场所。只是在急需时,它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4.2.2距离的远近是影响便利店经营的重要因素
由之前的分析可以知道被调查者们选择农村便利店大多是应急之用。那么,在多个便利店中,被调查者们是怎样选择的呢?根据调查问卷b8问题答案的统计发现,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距离”这一因素所占的比例最大。而根据b2问题的答案可知,87%的被调查者的家距离便利店都不远。所以,便利店顾客的来源应该是其自身周边的被调查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距离近,才发挥便利店方便的作用,满足被调查者们的要求。根据这一结论,笔者认为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处于村落中央或者村公路边的便利店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便利店商品的价格并不比集镇超市里商品的价格低,甚至某些商品价格还略高于超市的商品。而这样的价格对被调查者来说2/3的人认为是合理的,1/3的认为是不合理。
一般而言,便利店商品的价格较低会更有利于竞争。那么,为什么实地调查的结果却并非如此,并且大多数人认为它是合理的呢?仔细分析之后,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在一个村中农村便利店有多个,也就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但对被调查者来说便利店也不是他们主要的购物途径。因此,某个便利店若贸然提高价格势必会造成客源流失。根据b12问题的答案统计,近一半的人在提高经营环境的前期下不能够接受提高商品价格,即使43%的人能够接受提价,其前提的提价的幅度也很小。第二,从整体上来看,便利店商品的价格与集镇商品的价格相差不大。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接受便利店商品的价格。而其中30%的人认为它的价格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中存在运费的因素而导致它的价格略高于超市的价格。
由于便利店的经营规模较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再加上运输因素使得它不能够用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自然不是有效的竞争手段。
4.2.4商品种类不齐全、更新速度慢制约便利店的发展
大多数情况下,商店的商品种类越多就越能吸引消费者,但是根据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看,2/3的人认为便利店商品的种类不齐全(在实地观察过程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的便利店商品主要包括烟、酒、零食和盐等部分日常用品,其他种类的商品则很少甚至完全没有。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利店产品种类的更新依然不乐观,大多数人认为它们的更新速度比较慢。
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导致了这样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状况。首先,信息不完全。既然农村便利店集中在农村内部,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信息传播途径不畅。 缺乏媒介传播和信息收集渠道,经营者就不能及时得到相关的市场信息。其次,消费需求不足。由之前的分析知道便利店的作用大多是应急之用,其他需求很少。在b5问题“能否顺利购买到您所需商品”的答案中64%的人选择“能够购买到”,剩下36%的人选择“不能买到”。粗略得看这样的结论与之前的分析有矛盾,但是再深层次地剖析就可以发现它们是一致的。选择“不能买到”的原因是因为商品种类不齐全,不能满足这类消费者要求;而选择“能够买到”的原因是这些消费者本来的需求就很少,他们对便利店商品的预期很低,因此在便利店有限的供给下能够满足这类消费的需求。最后,经营者经营积极性不高。农村便利店经营者大多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或者没有工作的妇女。在这样的家庭中,他们主要的收入不是来自便利店的经营所得,而是家庭其他成员的收入。因此,便利店的盈利状况得不到重视。基于这三个原因,便利店商品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农村消费者的要求,限制其发展。
4.2.5提高商品质量是改善便利店经营状况的有效途径
在访问过程中,笔者得知这些便利店的商品基本上都是来自集镇的批发。也就是说他们的货源相同,不存在商品差异的问题。再加上多家便利店相互之间的竞争,七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便利店商品的质量“比较好”,三成的人认为是“不好”的。
正是因为大多便利店经营者没有较强的经营能力,商品的质量问题也就没有得到他们的重视,而导致了三成顾客的潜在流失。相反地,如果便利店经营者能够提高商品的质量,那么这部分流失的顾客可以变成潜在的顾客,对便利店来说就可以扩大客源,经营状况也可以得到改善。
4.2.6 服务态度好,但卫生环境有待改进
农村便利店是服务业在农村的缩影。在这样的前提下,无论经营者是怎样的目的,但其最终目标都是将商品销售出去,因此服务态度的好坏对便利店的经营也是非常重要的。从本次的调查的结果看,87%的被调查者认为便利店的服务态度是“比较好的”,只有13%的人不满意他们的服务态度。
除了销售这一目的外,更多的是还有熟人的关系。因为便利店的销售对象是整个村子里的村民,限制了它们的销售范围。同一个村里的人,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熟悉,所以除个别情况外,经营者的服务态度一般都比较好。
“服务态度好”到达了软环境的要求,但是从调查数据看,卫生条件这一硬环境没有达到服务业的标准。虽然57%的被调查者能够接受这样的卫生环境,但仍有43%的人对目前的卫生环境不满意。
便利店的经营不仅要求保障商品的质量,也需要符合卫生标准的环境。或许是本身在农村的关系,有些便利店店主并不注意店里的卫生状况。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失去那些对环境有要求的消费者,这很不利于便利店的发展。
5 调查结论
通过以上基本情况和具体分析,本次调查结论如下
(1)农村便利店并非村民主要购物渠道,其主要购物场所仍是在更大的场镇或市区里面,居民在便利店的消费占总消费比重较小,在15%左右。
(2)农村便利店的地理条件总体上比较合理,万寿桥村共有4个商店,有两个相对分散,另外两个集中在一个地方;三元村有3个商店,都是分布都比较分散,但是以上两个村的商店都邻近村民住宅,都是沿公路分布,对居民购买物品来说较为方便;离便利店距离的远近是村民购买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价格因素。
(3)经过上访被调查地点的农村便利店发现其商品种类较少;村民对便利店的预期较低,大多数认为因为是在农村所以便利店基本只能满足村民的一些急需之用的物品比如盐、烟、酒等。因此对便利店能够提供更多的商品没有期望,进而导致便利店因村民的这种心态对购入其他商品没有积极性。
(4)农村便利店的服务态度方面,经过走访和对村民的调查发现大多都认为其较为热情、对顾客态度较好。
(5)被调查地区的大多农村便利店的主要经营方向不是零售商品等,而主要为农村娱乐提供的服务场所,如麻将馆的开设往往会有便利店的产生,主要是为打牌的人提供酒水、泡面等。
(6)便利店不能够提供粮油供应,当地的农用地大多用于苗木的种植,重量耕地面积所占比重较低,村民的粮油主要靠去集市购买获得。
(7)店主对于世面上产品的更新并无太大关注,了解信息不及时,经营积极性不高。
6 小结和建议
总体来说,农村便利店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其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部分便利,它是农村消费市场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生活生产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缺陷须待完善。
6.1农村便利店存在的缺陷
6.1.1农村消费市场的不规范
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便利店的货源、运输、销售、售后服务都处于各自为站的状态,缺乏统一的规划,农村消费市场运行极为不规范。加之各地区、各部门对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和规范的学习和间就不够,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规范其运行操作,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利用程度低,农村消费市场发育不健全。
6.1.2经营者缺乏市场经营理念
农村便利店经营者受过教育的程度低,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只占调查者中的3%。文化水平低导致经营者缺乏必要的市场经营理念,不懂得如何刺激消费者的需求去带动自己提供商品的供给,进而使自己的便利店取得更好的收益。大多数农村便利店经营者对商品信息掌握得不多,缺乏信息敏感度,在商品的提供上不注重时效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65%的调查者认为便利店的产品更新不太快或者是慢。所以农村便利店未能满足村民的需求,未能在农村消费市场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未能使自己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6.13农村便利店商品供需不平衡
第一,农民对农村便利店商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消费者对农村便利店的期望比较低,在便利店购买的商品大多只是应急之用的盐、醋、酱油之类的,对便利店没有跟多的需求。而只是便利店有什么商品就购买什么商品,所需商品在便利店购买难就去集市或者是大型超市购买,所以未能形成需求对供给的拉动作用。第二,便利店商品供应不足。由于农村消费者购买需求少和经营者在经营上缺乏市场经营理念,便利店的商品种类少、更新慢、整体供应不足。形成消费者购买什么就提供什么,而未能提供更多的商品用供给去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使自己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农村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不足这对矛盾的存在形成供需未能相互拉动共同促进的趋势,而是陷入相互阻碍恶性循环之中。
6.2改善农村便利店现状的措施
6.2.1规范农村消费市场,加强相关部门的市场监管
农村消费市场的运行操作不规范主要的原因有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和参与者积极性的缺乏等使得本能够为村民提供更好服务的农村便利店发展缓慢,未能发挥应有的市场作用。
未解决农村便利店目前发展缓慢和不规范的问题:工商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便利店的监管,从其经营环境、经营商品类别、质量安全等上加予审核,如有问题应该及时处理。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便利店的扶持,诸如对种植耕地面积少的、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予以增加粮油供应店等类似的便利店,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村民应该改变传统对农村便利店的观点,应主动向经营者提出自己需求,而不是一味的持无所谓态度,毕竟便利店各方面的改善从根本上说是有利于村民自身的生活生产的。
6.2.2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素质
村委会或合作社应该给与便利店经营者进行与经营相关的培训,政府等相关机构应加强宣传让经营者明白要经营便利店就得经营得好,使其所利用的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提高经营者素质和能力,弥补其市场经营理念,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为农民服务,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求。
6.2.3增加商品供给,推动有效需求,促进供需平衡
在农村便利店增加商品的供给,改善便利店经营环境,以拉动村民的有效需求;进而又以需求推动供给,使供需摆脱相互阻碍的恶性循环,使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局面。就如水土镇主要发展苗木业,农民几乎都不种植粮食、油料等生活所需品,而农村便利店又不提供粮棉油等产品,使得村民购买极其不便。因此便利店以村民这种对粮棉油的需求来供给商品满足消费者需要,并且经营者还有提供农村所缺少或者几乎没有少见的商品以此来推动或刺激消费者需求,促进供需平衡更好的为农民服务,推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调查报告8
随着经济迅猛增长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污染开始侵蚀农村,山清水秀逐渐被污染,妥善处理农村垃圾,净化乡村美好环境,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农村生活垃圾的基本概况。
1、池塘、洼地、沟渠成为天然的垃圾填埋场,村内有一定数量的池塘、洼地和沟渠,往往它们的走位变堆放着一堆堆的垃圾,甚至在池塘的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塑料、纸片、树叶等。这些垃圾是村民每天从家里清扫出来的生活垃圾,垃圾在堆放地日积月累就成了一个个“小山包”,垃圾还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结果是池塘、洼地和沟渠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村舍前后树荫下垃圾随处可见在农村,村民一般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树木,可没想到的是,这些本来代表“净’的绿树却成了垃圾场。只要细看,就会发现,树下往往会堆放着许多垃圾,如塑料袋,纸屑,果壳等。当有风的时候,这些垃圾就会”随风起舞”;
3、垃圾随农家肥进入农田虽然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的机械化作业在逐渐增多。但传统的耕作方式并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还有部分村民家里养着者耕牛,同时农户家里一般也会养一些鸡、鸭、猪等禽畜。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村民不会轻易将禽畜的粪便丢弃,而是沿袭传统的习惯用禽畜的粪便来沤农家肥。一些村民在处理家庭垃圾的时候,为了方便,便会直接将垃圾丢弃在院子里的沤肥池里,当农家肥、被运往农田的时候,塑料等垃圾便随之一起进入农田。
(二)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成因
1、处理方式单一。目前农村生活垃圾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随意丢弃、放任自流。大部分村民都是将生活垃圾往大街上随地倾倒,毫不考虑自身的影响。二是指定专人把各户生活垃圾收集于村庄附近,等存到一定量时,再运到稍远地方进行简单填埋,即选定场址后,不做任何防护措施,直接进行填埋、生活垃圾主要是随意丢弃、放任自流,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导致垃圾生活泛滥;
2、村民对于环保知识的认识不到位。金坪乡主要是以务农为主,收入水平很低,人均年收入2400元左右,加之物价上涨。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更多是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而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农民这种狭隘的观念是由于其自身收入低,且受教育程度不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较淡薄所造成的,许多农民更不会把环境保护和自己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使得生活垃圾遍及农村的各个角落,殊不知他们的行为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供给不到位。这些提供垃圾处理服务的行政村的基本做法是:在村内根据本村村民居住的集中程度和规模放置垃圾桶,村民将自家产生的垃圾投放到垃圾桶内,村内聘用本村村民作为保洁员和垃圾运输员,保洁员定期清扫村内的主要道路和河流内的垃圾,垃圾运输员负责将垃圾桶内垃圾清理运至垃圾填埋场;
4、农村技术条件的限制。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技术,技术水平低下。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在很多的方面还刚刚起步,现有技术条件使我国根本没有其他更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可选择。在人口和公共资源集中的城市可以承受的先进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本,在农村则是农民无法承受的。一方面,农村农民收入与城市相比收入仍然很低,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地方财政难有农村垃圾处理的预算,买不起垃圾处理设备,建不起厂房;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垃圾种类很多,分类处理成本高,地域广,运输成本高等因素造成的巨大的运营成本而让人望而却步。经过调查得知,目前金坪乡村民年平均收入才2400元左右,而且地方财政都用在了一些工程建筑上,很难对于农村生活垃圾进行资金拨付,加之经济技术落后使得生活垃圾问题迟迟得不到处理。
(三)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对策研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垃圾处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损害了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但是农村垃圾从产生到处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要合理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就必须处理好农民、政府、市场这三之间的关系,它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目前全国有超过半数村民没有环境保护意识或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随地倾倒垃圾对于环境的危害,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对于村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让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熟悉和掌握一些环境保护常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会给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在垃圾处理过程中,要使用创新的方式来提高农民对垃圾有效处理的积极性,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提高农村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共同把农村垃圾管好;
2、实施垃圾分类收集,选择适宜的垃圾处理方式,提高回收利用率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目前金坪乡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卫生填埋,集中焚烧。提倡分类收集的技术政策在现阶段还是适用的。目前国际上通常所用的填埋、焚烧、堆肥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技术,都是以垃圾分类收集为前提,这也为实现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和重复利用提供了条件;
3、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使得农村的垃圾处理在基层得到妥善处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对于村民的垃圾处理进行规范管理很有必要,通过立法手段,确立垃圾产生者对垃圾的产生、收集、清运、处理中的行为规范、义务和权利,明确垃圾产生者对垃圾处理必需承担责任。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对垃圾合理处理的意识不是很强,农民还是会按照原来垃圾处理方式惯性来处理目前的垃圾。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适当的惩罚制度,对随意倾倒垃圾等行为进行惩罚,以规范垃圾处理行为,有利于农村垃圾有效处理;
4、加大政府的财政和税收资金对于处理农村垃圾的投入力度。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使政府长期以来有着强烈的非农偏好。因此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出现了各种问题之后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所以也就搁置下来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可见将强政府的财政支持的力度对于解决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解决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我国农村各地区的经济状况相差很大,各地的生活条件又有极大的差别,排放的垃圾种类和数量也有很大的不同。对垃圾的处理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因此,各地区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垃圾处理措施,减少垃圾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全面参与和支持,最终使农村有一个美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调查报告9
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真正实力的不是所谓的GDP,而应该是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我们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是最具有发言权的。另一方面党和国家对农村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颁布的大量政策都本着利民惠民的目的。尤其是近年来农业税的免除到按亩的补贴,都让我们广大农民的家庭负担大大减轻,当然这只是国家对刺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的政策的典型代表,还有许多其他的政策比如: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农村医疗保险等等,这些都为农民是实现增收解决了许多的问题。利用暑假时间,我对家乡望城县杨家山村农民进行了部分的调查,了解农户收入、支出的实况,希望可以让社会这个大的生活群体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农民的收入、支出情况的调查,能够真实的反应农民的生活状况,更能反应农民在收入和支出方面的比例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一、收入的基本预计无论怎么说,能够真正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是家庭的收入,按照每人八分到一亩,每户三到四人计算,每户的土地拥有量是2.5亩左右,按照亩产900斤的产量,早晚两季总产量是5000斤,除去1000斤的正常食用量,剩下的4000斤左右是按照90块每一百斤的价格,收入是3600左右。显而易见务农并不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所以还要计算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每一户都有理想的的认为只有一名外出打工的人,一月是20xx左右的收入一年能够做十个月的时间,所以收入是20000左右,总计是23600左右,这些数字不是空穴来风,都有调查报告作证的。只是实际的情况并不是理想的状况,务农和打工很多时候是不可兼得的。许多的家庭都是全部成员外出,或是只在家务农或是其他营生手段。这样的年收入具有太多的理想因素。只是片面的反映了农民能够支出的所有资金,并不能够反映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支出的基本预计。一个家庭的总收入和支出构成家庭的财政状况,支出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来与收入作比较,衡量一个家庭是收入大于支出还是入不敷出!为此我们做了一个调查:一个农民家庭的支出主要包括下面个方面:
1、购买家庭基础物质支出,家庭基础物资包括常用柴米油盐等生活常用的物质,还有购买衣服等
2、人情方面的支出,包括黑白喜事、生日等,现在人情的支出已经越来越大,渐渐的成为了农民家庭的沉重负担。
3、在校学生的学费支出,尽管九年义务阶段的学杂费已经全免,但在二十一世纪高中和大学已经相当的普遍,伴随着的还有高昂的学费学杂费。
4、其他方面的支出,许多家庭不可避免的会生病,或是其他灾祸,农机购置,休闲娱乐消费等。下面通过以我家为例也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来得出一年农民家庭的支出,一个月的基础物质支出是600左右,一年下来是7200左右,普通的农村家庭一年的人情支出是5000左右,在校学生学费支出是8000,所以除去意外生病和其他灾难一年下来就有20800的支出,和上面的收入相比少了2800,所以一个农民家庭在不计算其他支出的情况喜爱下,一年的收入有3000左右的剩余,当然这样的计算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有许多的家庭并不需要学费的支出,但事事难料,每年也有可能有其他方面的意外支出,但也姑且只能这样粗略地计算一下,所以可以看出,在农村里,大部分家庭收入比较微薄,甚至在某一年出现负收入的现象也是不足为奇的。
三、总结及建议
(一)总结通过以上的叙述不难看出,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的进步和新一代领导人对农村经济的愈加重视,农民的生产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甚至有所盈余,农民的生活状况总体上是较好的,现在在家务农的.人员越来越少,家里的地都被承包区种了一些水果和蔬菜,既有利于解放农村的劳动力,也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就业,这对于我们农村的发展,实现农民的增收将有重要意义!二)实现农民增收的建议
1、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为增收创造条件
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在农民群众中,反对奢侈浪费;提倡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挥霍;提倡学科学、信科学、用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健康娱乐,反对聚众赌博;提倡晚婚晚育,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反对超生、抢生。二是运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大力宣传科教兴农,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引导农民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三是广泛持久地开展“科普”活动和“科技下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科技难题。四是要大力抓好勤劳致富、科技致富先进经验的推广,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引导农民争当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
2、利用好农村存在的各方面的优势,实现农民增收利用农村的优势资源,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发展优势产业,延长产品的加工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为农村的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挥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3、政府充分发挥职能,帮助农民增收
一、政府干预,加大对霸权垄断的制裁,还应以身作则。加大对三农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价格。
二、当地政府,要努力搞好基础建设,把农村的优势发挥出来,把优质的产品推广出去。
三、加大对农村的教育事业的投入,增强农民自身技能,多掌握点实用的知识,使农民不盲目跟风,而造成相反的效果。
4、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围绕“生产发展”要求,构建发挥农村党员改革创新先行者作用的长效机制“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要建立健全机制,引导农村党员找准在振兴农村经济中的位置,聚精会神搞生产,全心全意谋发展。
二、围绕“生活宽裕”要求,构建发挥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的长效机制
要实现“生活宽裕”,首先党员必须能带头致富,同时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带领群众致富,这是农村党员先进性的实质体现。
三、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构建发挥农村党员文明新风倡导者作用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构建适应新形势、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管理机制,使农村党员的管理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使党员真正成为遵章、守纪、守法的新型党员。二)是在农村党员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建立相应制度,对正常的红白喜事在规模上予以限定。三)是建立党员争当矛盾调解员制度。要求农村党员对于身边群众中出现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把握、准确判断,做好应对准备。四)是建立党员带头整治环境制度。以环境整治工作为载体,让农村党员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推广清洁燃料和能源等实现“村容整洁”建设中,充分发挥先进性作用。
四、围绕“管理民主”要求,构建发挥农村党员村务管理参与者作用的机制一)是创新村务领导人的民主选拔机制。二)是建立农村党员权利保障机制。 三)是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员民主参与机制。 四)是完善党务村务公开机制。五)是建立农村党员联系群众机制。结束语这样调查不够全面,也不具有太强的说服信,没有佐证和足够的资料,但是这是农村真正的实际情况,没有夸大也没有虚假的成分。实现农民收支的平衡,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希望在各方面力量的努力下,能够使农民更快地迈上幸福、富裕的康庄大道。
【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范文4篇11-14
社会文明调查报告07-29
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报告(精选3篇)07-14
寒假关爱农民工子女社会实践活动总结09-21
社会调查报告06-12
社会调查报告06-30
社会调查报告10-27
社会调查报告09-24
社会工作的调查报告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