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医藏象学说在传统养生康复中的应用论文
第1篇:中医通过藏象学说理论对人体的认识
藏象学说是中医生理病理的重要学说,是形成中医学理论的根本,为当今中医学的基础。中西医结合研究者们称藏象学说是中医的“核心理论”,因为中医通过藏象理论认识人体最重要、最基本的生命现象,并进行生理、病理的系统归类。
1藏象的涵义
1.1传统中医理论体系中藏象的涵义
藏象学说作为中医重要基本概念,《内经》在建立中医理论体系时早有系统论述,《素问?六节藏象论》就有专章命题讨论。心、肝、脾、肺、肾五脏,含有实体器官和信息功能系统的双重涵义。
藏,指内藏之脏,它居于体内,外不可见;藏,还有脏器的意义。象,是现象、形象,流露于外,可见的表现,可预测的征兆。张景岳称藏象是“藏居于内,形见于外”(《类经》)。直言之,藏象就是通过外在可见形象研究内在不可见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与现代“黑箱理论”有相似之处。“象”可以认为是生命与疾病的“信息”。肝、心、脾、肺、肾是古人以实质器官命名的一种功能单位,也可理解为五个信息系统。虽有粗略解剖的脏器的涵义,但其功能信息的意义远远超过实体之外,与现代医学的脏器有根本的区别”。
《内经》以五脏(肝、心、脾、肺、肾)命名藏象系统,这五脏主要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同时,对具有传导变化水谷功能的脏器归属于“腑”一类,即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脏与腑两两表里配合,即为肝与胆、心与小肠、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五个功能系统,这就是人们常称的藏象学说。
藏象概念要强调的是它有实体脏器与功能系统双重涵义,倘否定任何一方,言象无脏器,言脏腑不言“象”(功能)则均有偏颇。“脏腑”,指人体内在视之可见、触之有形的实体脏器,它是古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解剖方法实际观测而来的。古代医家十分重视以解剖的方法来探索人体内在脏器的情况。《灵枢·经水》谓:“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均指此而言。今天现代医学主要脏器组织的命名,仍然基于《内经》。
“藏桌”是一个动态功能的生理、病理概念。藏象重在从“象”来把握内脏的生理活动规律,既有解剖实体,更重视集合功能,故有双重的含义。从-理来反证生理,是藏象认识生命本质的独特见解。当然藏象中脏器与功能两种概念的地位不是相等的,藏象明显是重功能,而轻器质的。藏象是通过对活体进行观察来了解脏腑生理、病理变化征象,如果只言藏于内的“脏”,不言表现于活体的“象”,就会将“藏象”与“脏器”混为一谈。有人将“藏象学说”称为“脏腑学说”,实质上是对“藏象”本质的曲解。
1.2现代研究中藏象的涵义
现代藏象研究中,藏象内涵除传统中医理论中脏器和功能这两层含义外,还应包括其微观研究的相关内容这一方面。以“肾”的实质研究为例,上海第一医学院进行藏象研究时发现:它与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有本质的关联,具体说是下丘脑一垂体一粑腺(肾上腺)等。他们通过早期研究肾阳虚患者在24h内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较正常低三分之二,又经补肾治疗后均有所提高;目前又发现下丘脑生长激素mRNA(分子生物水平),仅在补肾药组中检出,而得出此结论的。
2以“肾”为例从分子生物学(基因)角度界定藏象的三重涵义
2.1肾膀肢器官相关基因肾的藏象中,包括肾与膀胱系表里脏腑的实体。从《人类孟德尔遗传学》网上W检索到目前为止已知的基因,包括①肾脏的实(有余)及虚(不足)相关基因座;②肾脏疾病的相关基因座;③膀胱虚(不足)实(太过)相关基因座;④膀胱本身器官及其病变的相关基因座。当然这个范围也不少,而且不能说已全面,因为肾脏实体的病种目前一时很难全面清理出来。
以多囊肾病示意肾脏实体的病变。多囊肾病为遗传性疾病,是肾脏的一种先天性异常,双侧肾脏的皮髓质均可累及;但在程度上又可不同,在遗传方式上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种,目前已知多囊肾与64个基因座有关。仅举6个不例:#173900多囊背(polycystickidneys)、*2632〇0多囊肾及肝病1(polycystickidneyandhepaticdisease1;PKHD1)、*600666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3(polycystickidneydisease3,autosomaldominant;PKD3)、#145000甲状旁腺机能充进(117136中313出}^reidism1;HRPT1)、191090肾管硬化4(tuberoussclerosis4;TSC4)、*105800烦内动脉血瘤(aneu?rysm,intracranialberry)u所以本病相关基因较为广泛。
2.2肾藏象功能相关基因肾藏象功能是离开肾实体,而表现出全身功能的认识系统,这个系统比肾(膀胱)实体更庞大、更为重要。诸如肾开窍于耳,腰为肾府,肾主骨髓、主纳气、肾充于脑、恐伤肾、肾主藏精、司二便、肾主生长发育、肾主生殖等,更为广泛。研究肾的藏象也必须根据上述功能系统地查相关基因。
据肾开窍于耳,则其病理现象还有耳鸣及耳聋等。曾兆麟等人研究肾虚证发现:耳聋患者的感觉神经性耳聋血清Fe2+显着降低,生理功能亦降低,生理节律波动也变小(后者与皮质醇节律平行),尤以肾虚患者更甚。可见肾虚时血清Fe2+降低,皮质醇节律异常,说明含铁酶参与了内耳细胞功能的障碍。检索耳聋涉及到的相关基因座有50个,举3个如下:#304400传导性耳聋伴固结灯骨(deafness,conductive,withstapesfixation)、*304700进行性耳聋连锁(deafness,X-linked1,progressive;DFN1)、*214370遗传性传导力及感觉性耳病伴聋、智力迟钝及髓鞘纤维听觉丧失(neu-ropathy,hereditarymotorandsensory,withdeafness,mentalretardation,andabsentsensorylargemyelinatedfibers)等。
2.3神经内分泌网络的相关基因
现代对肾实质的研究认为:“肾”与神经内分泌网络有本质上关系,具体说是在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性腺、甲状腺)轴上,故涉及这个系统的基因也不少。钟历勇、沈自尹等研究: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基因的表达。王米渠、王刚等人筛选肾虚证与三个线粒体基因相关[8]。从中医的“恐伤肾”的实验来看涉及到神经内分泌网络的一些基因,以恐惧一词检索可以查出4个基因座167870惊恐病(panicdis-order)、*309550脆性位点智力迟纯(fragilesitementalretardation1;FMR1)、*126450多巴胺受体D2(dopaminereceptorD2;DRD2)、*137580图雷特病综合症(GillesDeLaTourettesyndrome;GTS)。
总之,在人类基因结构图完成后,我们可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抑制削减杂交和基因芯片等)及人类孟德尔遗传网上资源,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实验去伪存真和补充,最终建立一个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功能基因组,以直接为中医药服务。
第2篇:阐析中医传统养生康复的藏象学说应用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瑰宝,中医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复杂性科学被称为21世纪的科学。随着科学的发展,中医藏象学说乃至整个中医学当中蕴含的深刻复杂性科学内涵将不断地得到揭示。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学与养生功“内证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中医学、物理学与复杂性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系统揭示人体是复杂的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系统,阐析中医传统养生康复方法是对藏象学说和自组织原理的自觉应用。
1藏象学说的本质特征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藏象学说是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将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联结成有机整体。藏象学说不仅强调人自身的整体性,还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唐代着名医学家、养生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性》中曾言:“人生天地气中,动作喘息皆应于天。”数千年来,中医学始终强调天人相应、天人合始终把人的生命以及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作为复杂系统来对待,把对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放在各种复杂性关系中进行阐述,并且具有与复杂性科学极为相似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特点。现结合复杂性科学中的自组织原理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复杂性科学内涵阐析如下。
2人体是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2.1自组织理论的内涵和特点
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几乎同时兴起,分别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数学等不同角度,从宏观、微观不同层次揭示了系统通过“自己组织起来”形成结构、完成进化的机制,统称为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通过对系统结构如何“组织”起来的研究,揭示了各种不同系统在诞生过程中遵循的共同规律。自组织理论是对西方传统理性的超越,它代表了科学向生命和人性的回归,向东方传统科学文化的回归。正如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里戈金所说:“自组织的宇宙也是‘自发’的,它表达—种与西方科学的经典还原论不同的整体自然观”。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自组织理论必将在阐释人的生成演化,诠释生命现象,揭示以整体、系统、天人合一为主要特点的中医学基本理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2人体是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2.2.1自组织现象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孤立的物理、化学系统中,系统总是从非平衡趋向平衡,从有序向无序退化。但对一个开放系统,情况却发生了改变。贝纳德对流实验、激光现象、贝洛索夫一萨波金斯基化学振荡(颜色振荡和密度振荡)及生物的进化、疾病的自愈、人类社会的进步都体现了从无序向有序的进化。
自组织与他组织有重要的区别。自组织根源于系统的内部,外部的特定环境只是提供触发系统产生这种有序的条件,系统的序和组织都是自发形成的。自组织现象揭示了从无序向有序的进化规律。因此,自组织现象的发现,消除了退化与进化的认识矛盾。
对人的生命来说,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藏象系统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无时无刻不处于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交换过程中,人的生命系统无时无刻不处于退化与进化、无序与有序、衰老与抗衰老,疾病与康复的矛盾运动当中。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五十章》所言:“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
这一过程,就是生命活动的自组织过程。在藏象系统当中,由于天人相应,形神一体,而心又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当人的心神状态处于和自然之道性质相一致的时候,即当处于中和无极化的元神状态时,身体内部将处于“自组织、自调整、自修复、自稳态”的最佳功能态。正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2.2.2耗散结构普里戈金把自组织称为耗散结构。所谓耗散结构,是指远离平衡态下动态的稳定化有序结构。与平衡结构不同,它不是“死”的稳定化有序化结构,而是“活”的稳定化有序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就是证明:一个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当控制参量超过某一阀值,系统可能失稳,通过涨落,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
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为理解大自然中各种有序现象的起因指明了方向,也为阐明生命起源、生物进化、社会和宇宙发展,乃至养生康复、延年益寿等复杂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方法。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对人体藏象系统而言,不论是由于外感、内伤还是病理产物性病因,当其对人体某一系统的干扰超过一定限度,就有可能引起人体五脏系统局部或整体失稳,导致疾病过程。这一过程,将通过藏象系统在人体表现出一定的症状、体征。对此,如果能够通过及时、正确的心理调节、形体活动、呼吸吐纳或药物对人体气机、气化的调理,能够有效促成天人相应条件下人体内物质、能量的合理涨落,通过自组织、自调整,使人体系统恢复或提高(进化)到比较有序或更加有序的状态,就能够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2.2.3人体是复杂的耗散结构自然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超巨系统,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活人需要输入物质、能量和排泄废物,以此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因此,人体是自然界中最为有序的耗散结构。
如果把健康的人体看作是普里戈金的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那么健康人的藏象系统从物质的组成、分布到功能状态都应该处于最佳有序的状态;严重或濒死状态的病人身体状态应该处于接近自然界平衡态,体内的物质、能量代谢状况应该处于较严重的无序状态。那么,死人就应对应于热力学的平衡态,熵(无序程度的度量)取极大值。人死了,生命的一切活动都停止了,对生命而言的一切有序消失,呼吸、心跳、脉搏、体温、血压等类似的序参量均为零。死人生命物质的运动相对活人来讲,完全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这是生命终点的热力学平衡态。但中医的阴平阳秘不是人体的热力学平衡态,相反,它应对应于健康人的最佳有序状态。这种人体系统处于最佳有序状态的健康人,应该属于道德水准、养生水准很高的养生家。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当中所描述的“真人’“至人”,当属此类。因此,中医的阴平阳秘态,应是耗散结构中的最佳有序状态,它应是各种理化指标均处于最理想的状态。这时生命处在一个最为有序的运动状态。这就是人体的最佳健康状态4。而亚健康和生病状态则意味着人体系统处于相对失稳态或局部无序态。《黄帝内经》中“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状态就应属于人体系统彻底无序的濒死或死亡状态。
3小结
综合前人对藏象学说和自组织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的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为用,代谢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只有根据天人同道、天人相应的原理,注重生命过程中对心理的良性调节,充分发挥“心为君主”对生命的主宰作用,才能很好地发挥人体藏象系统自组织功能,恢复和保持人体生命的最佳有序状态,从而达到养生康复、健康长寿。
那么,天人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运用自组织理论进一步阐释藏象学说的科学内涵,古人养生对自组织理论如何自觉运用,中医藏象学说对现代自组织理论的发展又有何重要启示?这些将在后文中进一步阐释。
【中医藏象学说在传统养生康复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5-21
计算机应用中的论文范文05-15
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论文11-19
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论文05-16
以人为本理念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论文05-08
物联网应用论文10-19
【荐】物联网应用论文10-21
[荐]物联网应用论文10-22
计算机应用论文06-25
物联网应用论文(精华)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