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干扰素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4-10-30 22:03:0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干扰素的应用论文

  抗炎、抗病毒作用

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干扰素的应用论文

  干扰素常常在细菌感染过程中产生,效应复杂,并且不一定都参与宿主抗细菌感染免疫应答,如同病毒感染中干扰素有时参与抗细菌感染一样。LuisM等于1985年首先观察到了Ⅰ型干扰素能阻止沙眼衣原体在人非造血细胞内的复制。后来的研究表明,Ⅰ型干扰素不是诱导致病菌在胞内被杀灭,而是在原体到网状包涵体的转录点抑制衣原体的生长周期[6]。在人内皮细胞,内源性IFN-β以及IFN调控因子3和7等是控制肺炎衣原体复制的必需因子[7]。干扰素的抗菌效应也可能与其介导NK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激活以及抗体的产生有关。干扰素抗病毒机制的研究较为深入。干扰素受体通过信号转导诱导和活化RNA活化蛋白酶、Mx蛋白等内源性抗病毒因子。干扰素也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NK细胞、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等,有效地调节固有或适应性免疫应答[8]。当然,病毒也在进化,例如许多病毒能够妨碍Ⅰ型干扰素的诱生,或者通过受体阻断其信号转导[9]。然而,干扰素可以通过调节细胞的活力和机能而影响许多抗性细胞效应的发生,如诱导细胞凋亡、自噬、分化、迁移、抑制细胞增殖和血管发生等[10]。

  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这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可由多种不同的病毒所致,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少数为人肺炎衣原体,个别情况可能为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有研究显示[11],重症患儿血清IFN-γ的浓度低,病毒复制多,临床症状重,因而采用干扰素治疗是合理的。雾化吸入干扰素可使药物通过气道直接抵达病灶区,大大增强了病灶区的药物浓度,可迅速而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患儿易接受,依从性好。多项研究表明[12-14],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的传染病,其中母婴传播或宫内感染占很大比例。我国属该病毒高感染区,虽然对本病的防治作了大量工作,已使儿童中的感染率已大大下降,但要控制本病,尚需艰苦努力。临床荟萃分析[15]表明,不同剂量和疗程的IFN-α在治疗结束及随访6个月或以上时,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转、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阴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转、HBeAg血清学转换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均有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血清学转换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俞海英等[16]的研究显示,治疗后2~4岁组HBV-DNA定量下降时间、HBeAg阴转时间最快,HBeAg/HBeAb抗体血清转换率最高,提示2~4岁是使用INF-α的最佳时间段。婴儿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研究显示[17],IFN-γ参与了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病理过程,表明该病存在免疫失衡,应使用免疫调节剂予以调节。国内有研究[18-19]显示,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欧文闻等[20]使用干扰素灌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症状好转快,总治疗时间缩短,避免了静脉或肌肉注射导致的患儿疼痛或恐惧,操作简单方便,效果良好,值得推广。手足口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病毒有20多种,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及肠病毒71(EV71)最常见,特别是EV71易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干扰素能抑制病毒复制及诱导淋巴因子的产生,国内有研究[21-22]显示,干扰素在儿童手足口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欧其伟[23]报道,干扰素局部涂擦皮疹,可减少传染性,同时部分干扰素还可吸收入血,发挥局部及全身作用,达到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

  结语

  近年,干扰素的产生机制及其在感染、免疫、自身免疫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作为目前抗病毒谱最广的药物之一,干扰素已在临床多个领域包括治疗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显示了较好疗效,能有效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作者:李渝华、郭梅、蒋怡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儿科)

【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干扰素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物联网应用论文10-19

【荐】物联网应用论文10-21

[荐]物联网应用论文10-22

计算机应用论文06-25

物联网应用论文(精华)07-21

游戏在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06-14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07-17

计算机应用论文10-15

【优选】物联网应用论文10-23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