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儿手足口病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
所谓小儿手足口病,指的是由肠道病毒性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儿童传染疾病,以不足 5 岁的儿童较为多发,具有较强传染性,且可在短时间内广泛流行。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脚掌、口腔黏膜以及手掌等部位发生溃疡或者疱疹,还有些患儿还会并发肺水肿、心肌炎以及脑膜炎等,重则可引发死亡。现阶段还没有研发出一种专门治疗该病的特异性药物。更昔洛韦是一种人工合成药,主要对病毒 DNA 复制具有抑制作用,临床一般用于防治巨细胞病毒感染。本研究为分析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选取 92 例在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对其行相应方法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92 例 2009 年 7 月-2012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 2 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中男 25 例,女 21 例,年龄 4 个月 ~8 岁,平均年龄(3.6±0.5)岁,病程为 1 d~4 d,平均(2.5±1.0)d;观察组患儿中男 24 例,女 22 例,年龄 3 个月 ~9 岁,平均年龄为(3.8±0.8)岁,病程为 1 d~3 d,平均(2.0±1.0)d.2 组患儿均与手足口病患儿诊断标准相符合:①存在手足口病接触史。②手足掌有疱疹,且疱内有较少液体,基底部存在炎性红晕。③患儿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体温超过 39 ℃。④口腔黏膜存在散在疱疹。2 组患儿临床资料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儿均给予口服补液、维生素 B2与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次 5 mg/kg,1 次 /d,疗程为 5 d;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次 7.5 mg/kg,1 次 /d,疗程为 5 d.对 2 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状态,临床症状及疱疹全部消失;显效:患者体温降低不足 37.5 ℃,大多数疱疹消失,患者临床症状显着减轻;有效:患者体温有所改善,部分疱疹消失,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无效:患儿以上指标均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情况。(有效 + 显效 + 痊愈)/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1.3%,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80.4%,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着比对照组患儿高(P<0.01)。见表 1.【1】
2.2 2 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患儿出血白细胞减少 2 例,轻度胃肠道反应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52%;对照组患儿出现白细胞减少 5 例,轻度胃肠道反应 3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7.40%.2 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4,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种常见性儿童传染疾病,四季都有发生的可能性,多见于春季与夏季,以肠道病毒71 型与柯萨奇病毒 A16 型为常见病原体[1].自 1981 年我国第一次检查出手足口病至今,发病率逐渐提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大多数手足口病发病者年龄不足 5 岁,而且性别比例差异性不明显,其原因可能和小儿不健全的自身免疫功能有关。抗病毒是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之一,特效的抗病毒药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对手足口病治疗的药物相对较为单一,普通抗病毒药通常会引发血液疾病等不良反应。
更昔洛韦属于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特征的一种人工合成药物,相关研究发现[2],更昔洛韦在对手足口病治疗时,具有极为明显的治疗效果与较高的安全性。更昔洛韦的分子结构与阿昔洛韦相似,但其抗病毒作用比阿昔洛韦强 100 倍。更昔洛韦主要作用机制是进入人体病毒感染细胞后及时转化成单磷酸化合物,再转化细胞激酶成更昔洛韦酸化合物,对病毒 DNA 合成具有有效抑制作用。此外,其在感染细胞内的浓度比非感染细胞高 100 倍,抗病毒作用迅速,对正常细胞作用小;并能透过血脑屏障,对人体的毒性较低,引起骨髓抑制的风险很低,且不易产生耐药,对多种耐药菌株较为敏感。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在小儿病毒感染性疾病中更昔洛韦有着良好的效果。唐世成[3]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研究中发现,利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优于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巴韦林,提示更昔洛韦抗病毒作用好,且安全性更高。
胡海珍[4]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应用更昔洛韦可有效缩短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进一步探讨更昔洛韦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80.4%,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了更昔洛韦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确切效果。本次研究发现,更昔洛韦具有较低的毒性,而且对人体伤害比较小,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胃肠道反应与暂时性白细胞减少。观察组在用药治疗后白细胞的计数无明显改变,治疗期间也没有出现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由此可见,短程更昔洛韦用药具有安全性、可靠性。
综上所述,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效果优于病毒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建欣,谢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50 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8):86-87.
[2] 周舸。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6):34-35.
[3] 唐世成。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 45 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5):4309.
[4] 胡海珍。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30 例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1,23(4):181-182.
【小儿手足口病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物联网应用论文10-19
【荐】物联网应用论文10-21
[荐]物联网应用论文10-22
计算机应用论文06-25
物联网应用论文(精华)07-21
游戏在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06-14
信息技术的应用的论文07-17
计算机应用论文10-15
【优选】物联网应用论文10-23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