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
从当初的“北雁南飞”,到现在的“群凤还巢”,作为人力资源大省,河南积极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了新途径。真正实现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效应转变。
昔日“雁南飞” 今朝“凤还巢”
“别看我的厂子小,一天能为100台古琴提供琴弦,雇佣的6名工人全是村里的贫困户。”徐二排是兰考县徐场村的一位乐器制作师,也是回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
“10多年前开始跟着别人学做琴弦,做了几年后发现,这个行当前景好。”徐二排说,当时兰考的古琴生产已经有一定规模了,却没有一家企业生产琴弦,所有琴弦全靠外地进货。2010年,徐二排回到家乡,创办了兰考第一家琴弦厂。
在兰考,像徐二排一样返乡创业的,已有6821人,带动就业6.5万人,返乡创业已经成为当地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兰考只是河南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刘桂霞是河南省淮阳县姜庄人,因为腿有残疾在家务农多年。44岁时,没有手艺的她,在家乡意外收获一份月薪2000多元的工作——为流水线生产的帽子剪线头。
这个工厂的老板是唐书景。41岁的唐书景是周口较早一批先富起来的打工者。在一次回乡考察时,他发现家乡不少劳动力因为照顾老人孩子,无法外出打工。2011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唐书景回到淮阳创办工厂,成立了河南瑞能服帽有限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吸纳当地1000余人就业,实现年产值2.5亿元。
“我们把农民工返乡创业纳入到招商引资范围,宽松的政策吸引了一大批‘挣了票子、探了路子、换了脑子’的人员返乡创业。”周口市人社局介绍说。
回得去也留得住 “引凤筑巢”强保障
兰考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彦涛说。为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河南在财政、用地、税费、金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支持返乡下乡创业的优惠政策。
徐平卫就是政策的受益者之一。2015年,兰考县徐场村返乡创业者徐平卫获得政府提供的30万元无息贷款,利用这笔资金,徐平卫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目前,徐平卫的工厂一年制作古筝3000多台,年产值100多万元。
“以前有产品也走不出这个村,现在都不够卖。”徐平卫说,除了无息贷款,政府修通了路,还对企业进行免费的电商培训,打开产品的销路和渠道,如今公司六成以上的产品都是通过电商销售。
此外,为让返乡创业者留得住、站得稳,河南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多地相继建立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注册登记、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社保关系接续等“一站式”服务。
走进平舆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上河城,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不少创业者入住。“入住园区的返乡创业人员能免2年房租、免税收,还可以享受注册登记、创业培训、资金扶持、人力资源招募等服务。”平舆县上河城董事长徐文化说。此外,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作为园区创业补贴,返乡创业务工人员子女在入学、就业、就医等方面,跟城市居民待遇一样。
“根据安排,2017年,河南计划开展返乡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15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亿元。”河南省人社厅工作人员说。
变“输血”为“造血” 撬动脱贫攻坚
走进兰考县徐场村,记者看到,几乎每一处院落里都“藏”着一个民族乐器加工厂。遍布徐场村的50余家乐器作坊吸收了村里大量的劳动力,民族乐器生产的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160余人,年产值达9500万元。
“稳定的就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一个有力的抓手。”王彦涛说,这些返乡创业者观念新、脑子活、点子也多,为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造血功能。
在郸城县胡集乡新东方农民专业合作社,150亩葡萄已经挂果。合作社的创办人王卫华却没闲着,正在葡萄种植园里为农户培训如何才能让葡萄既高产又高价。
“我现在种了6亩葡萄、10亩梨树,还有3亩地搞养殖,干完自己的活,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一年收入四五万元。”正在接受培训的王玉廷说,现在家里不但脱了贫,孩子上学也有了保障。
河南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刘培峰说,随着中部省份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在本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为农村贫困家庭增收带来新机遇,也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探索了新模式。
【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文章:
农民工返乡创业调研报告06-13
最新农民工返乡创业致富项目02-24
农民工返乡务工创业宣传标语10-19
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调研报告范文08-21
农民工返乡创业调研报告(合集5篇)06-14
有关返乡创业的口号11-18
返乡创业事迹材料06-07
青年返乡就业创业调研报告范文09-26
返乡创业事迹材料大全8篇06-08
关于建立促进返乡人才创业机制的实施意见05-07